一 不得不了解的基本内容
2018年以来,随着国内环保风暴持续发酵和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频发,石化产业园和化工专业园区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安全性外,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重点。山东、江苏、河南、湖北、陕西和山西等地陆续出台了多个涉及化工园区的环境整顿、提升与搬迁等政策,甚至有些地方出现“谈化色变”的情形。
那么,化工园区在环境管控方面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化工园区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供大家在环保管理工作中参考。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57家,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千亿的超大型园区14家,500亿~1000亿的大型园区33家,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224家,产值少于100亿的小型园区405家;13家化工园区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51家化工园区签署了“责任关怀”全球宪章,超过10%的省级以上重点化工园区启动了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工作,化工园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二 石化园区环保管控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建的化学工业园区大部分是成功的,现有的化工园区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园区委)在广东惠州召开的“2019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以下简称30强)和潜力10强园区名单。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0个园区在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绿色生态化发展、安全与公众认知、园区创新发展等多方面得到了认可。以上这些地区的化工园区发展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地区的一些化工园区在环保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01 园区布局不合理
我国化工园区数量庞大、布局分散。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均分布有化工园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个省(区、市)325个化工园区中,221个园区内存在环境敏感点。由于重化工业扩张迅速缺乏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缺少环境风险控制要求、规划控制不严导致环境风险累积、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滞后等问题。
先选址、再开展规划环评是我国工业园区的普遍现象,导致规划环评难以确定不合理产业布局与选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石化企业必须进入园区的要求,各地规划了大量工业园区,呈现“园区套园区”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产业布局与区域生态安全、化工产业规模扩张、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02 园区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石化园区更确切的应称为“石化聚集区”,在规划布局方面都存在以某一个或者几个企业为主的情况,甚至存在一家企业就是一个石化园区的大半壁江山的情形,未能从产业链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布局,规划和配套公用的基础设施。园区缺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企业各自为战,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自备热电中心、污水处理厂、空分空压站、制氢站、管廊、甚至是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码头等。由此带来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环境风险的增加等问题。
03 规划环评不能发挥其指导约束作用
规划环评作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的第*道屏障,未能起到其指导和约束作用。一是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石化园区规划环评的编制单位并不熟悉石化产业工艺特点和产排污特性等,可想而知其对具体建设项目的指导作用和园区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是规划环评开展时间较长,不能很好的履行规划环评的跟踪评价或修编工作,随着国家新的环保标准与政策的要求不断更新,一些石化园区的规划环评已不能起到指导和约束项目环评的作用。
04 石化园区环保理念问题
一些地方的石化园区,尤其是一些管理级别较低的石化园区在筹建时,由于经济和市场导向往往受投资企业的主导,忽略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布置,甚至是牺牲园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来迎合投资企业的需要,以招商项目的需要随意调整规划,造成区内项目的无序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的浪费。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滞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终导致园区发展受限。
05 石化园区环境监管问题
我国的石化园区环境监管方面有一些大型的石化园区专门配置的生态环境监管机构,但相当一部分石化园区的环境监管是当地的生态环境环境部门管理工作的一个延伸,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石化园区存在监管问题不全面、不系统、缺乏总体规划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江苏响水3.21事故调查报告”中也指出了响水石化园区在环境监管中未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执法检查不认真不严格、复产验收把关不严、督促整改不力等问题。
06 环境风险防控问题
石化园区属化工项目集聚区,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从而加重对园区周边环境的危害,伴随事故而来的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对控制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影响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石化园区并未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以水环境风险防控为例,除了新建的大型石化园区较好地落实了“单元—厂区—园区”的三级防控要求外,仍有很多的石化园区无法落实该要求,甚至个别已运行多年的石化园区一直没有园区的事故水防控设施。园区的风险防控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应急物资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一旦发生极端事故,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
三 悄悄告诉你的环境管控提升建议
那么,在当前环保形势下,
石化园区在环境管控方面应如何提升呢?
第*,石化园区应在合理规划功能区和产业布局上下功夫。
石化园区的功能规划和产业布局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化园区与周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之间的布局,二是石化园区不同类型项目、企业之间的布局。现有石化园区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新的环保管理政策,通过及时、动态地对石化园区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并进行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和修编,在化工园区外部设置合理的限制带或者控制带等措施,从而实现石化园区与内外部环境的协调,实现石化园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短期内无法解决布局性导致的环境风险,只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新上的石化项目进行规划环评,提前积极主动布局环保措施,事前预防,是解决布局性环境风险的当务之急。而对过去数十年中因产业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风险隐患,只能尽*大努力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予以解决。
对于新布局的化工园区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安全”的原则,先规划,后建设。在环境敏感地区不再规划化工园区。同时应制定产业规划和准入条件等相关环境管理政策减轻城市环境安全、环境资源承载力,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大幅减少化工园区的数量与规模。把环境相容性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土地使用功能,全面提升管理要求,科学布局新建化工园区并定期开展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第二,石化园区应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当前环保形式下,一切的环保工作都要围绕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这一主题进行,石化园区要想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那么加大对基础设施如集中供热站、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减少污染源的数量和监管难度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将各企业分散的污染源逐步取消,将主要污染源进行集中管理,对石化园区的环境管控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已运行多年的石化园区来说,短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这将是现有石化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三,严格化工园区项目“准入”,发挥规划环评作用。
应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发展,结合园区的区位优势和环境承载力,提出“三线一单”控制要求。严格项目入园要求,引进有利产业健康发展的项目,谨慎引入环境风险高、污染治理难度大的项目。选择先进、低能耗、*新的工艺路线,推行清洁生产,其清洁生产水平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管理体制。污染物排入环境的浓度和数量,必须达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通过调整园区产业结构,淘汰工艺落后、污染大的企业,及鼓励园区内相关企业兼并发展,解决已发展成型无剩余用地的园区,为工艺先进、污染治理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进入园区腾出空间。
已形成规模的化工园区,应结合已入化工园区的工业企业,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8-2018)重新评估现有企业大气、废水、危险废物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依据评估结果分析化工园区已设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提高园区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
第四,加强化工园区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采用“管理控制、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管理思路,认识到环境风险防控是全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提升对全过程风险管控以及化工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管理控制优先,采用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控理念,防控化工园区环境风险。了解化工园区规划类型及分配布局,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于园区开发的底线作用,从源头降低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加强化工园区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形成企业、园区、社会、政府共融的良性态势。在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体制的基础上,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园区企业的应急能力,建立园区应急处置队伍,完善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有效处理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在对政府、园区和企业环保工作人员以及公众进行培训的同时,应建立全过程管控模式。可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及深度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从而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园区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的建设。
此外,化工园区应遵循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则,配套建设上下游关系密切的资源化利用企业,用于处理处置化工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等。比如,配套建设建材企业用于处置煤化工企业、园区动力站产生的灰渣等,打通产业链,实现资源化利用,减轻园区废物处理压力。
第五,设立专门的环境监管部门,加强环境监管。
环境监管部门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石化园区的环境管控工作:一是加强对园区规划环评、规划环评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园区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是根据“三线一单”设立情况,设立环境负面清单,规范入园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准入;三是重点对园区项目主体工程和污染治理配套设施运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确保园区各类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第六,构建完整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对石化园区和具体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系统的梳理园区和企业之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间的衔接和问题,以此为基础完善园区与企业间的环境风险识别与风险防控和应急工作;二是构建“单元—厂区—园区”的三级防控体系,在充分利用园区已有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的基础上,将园区各企业的防控措施与园区的防控措施有机整合,使园区的整体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达到“1+1>2”的效果;三是构建三级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园区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应急响应中心、公安、消防、医疗、生态环境、安监等部门共同组成。一旦企业发生环境风险事件,企业立即实行自救,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石化园区报告。当发生较大事故时,则需要启动园区级别的应急预案,并且企业、园区以及当地政府应急联动中心之间进行“三级联动”。四是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石化园区完善的监控体系应包括环境监督性监测、企业在线监测、园区常规监测、执法监测、外委第三方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等,对石化园区的大气、水、土壤等全要素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等进行监测,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技术构建综合性的监管平台。
第七,发展基于环保管家服务的智慧园区管理模式。
作为新形势下解决化工园区环境管控的重要手段,环保管家服务正逐渐受到青睐。但目前环保管家服务仍沿用传统的治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真正需求,更无法满足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工作中对环保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如何在园区开展基于“智慧环保”的环保管控,将园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意义重大。
所谓“智慧环保”主要是指在传统环境管控思路的基础上,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优势,将这些前沿科技应用于化工园区的环保管控工作中,利用大数据分析、信息平台与智能系统来提升和优化园区环境,改变化工园区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提升污染治理效果,实现管理可视化、措施科学化的绿色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石化园区的环境管控要结合石化园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现存环境问题、环境容量等基础上综合考虑,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环境保护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科学选址、合理规划、严格准入、加强监管等方式构建全过程管控和智慧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使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银河优越会环保”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jinbeidou.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及时删除内容。